繼Burberry和Gucci后 LV也在中國推出了的電商
繼Gucci之后,Louis Vuitton成為了本月第二個宣布自建電商的奢侈品大牌。從上周四開始,人們只要點擊www.louisvuitton.cn,就能買到衣服、包袋、鞋履、小皮具、手表、配飾、珠寶、行李箱、書寫工具和香水等全線產品了。
為了契合本土市場的消費習慣,中國消費者的所有線上支付都將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來完成,未來還將很快嘗試增加UnionPay和微信支付。
但目前,LV自營電商開放的物流城市還沒有覆蓋全國,僅限于包括重慶、上海、重慶、成都、廣州、深圳、杭州、南京、沈陽、大連、哈爾濱和武漢在內的12個城市。不過,LV在聲明中稱其余城市也會在將來陸續跟上。
無論是品類供應還是服務配備,LV的此番工作都被諸多業界人士視作準備充分。巴黎銀行奢侈品分析部主任Luca Solca對記者表示:“此舉顯然是一個好的跡象,意味著歐洲奢侈品終于真正進入了中國奢侈品數字化市場。”加拿大皇家銀行旗下的投行“皇家資本市場”分析師Rogerio Fujimori也認為,LV自建電商符合邏輯,因為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會在家里購買奢侈品,該趨勢是受惠于奢侈品縮小全球價差、以及中國政府簡化電商海關手續等舉措。
但更多影響LV做出選擇的是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大環境。中國消費者所購買的奢侈品占全球奢侈品消費的三分之一,數字化進程也走在前列,比如數字化支付方式在中國的滲透度就已經是美國的50倍,想要留住這些電商重度用戶,實在可惜。何況,中國本土電商們近年在爭奪奢侈品客戶上已經交戰數個回合,可見該市場的資本熱度和輿論激情都很高。
然而,歐洲奢侈品在電商市場卻始終有點鴕鳥心態,一直進展緩慢。據介紹,目前只有21個奢侈品品牌在中國運營了自己的電商網站,包括Hermès, Prada, Ralph Lauren等。即使在美國和英國,該數字可以達到30個及以上,但在品類供給上也很有限制,比如LV在美國的線上業務就只出售男士成衣。
2005年,LV就在法國推出了自己的電商網站,物流可以抵達英國、德國、西班牙、意大利、美國、加拿大、巴西、日本和澳大利亞,中國是其開發的第11個電商市場。Sanford C.Bernstein的奢侈品高級分析師Mario Ortelli表示,此舉很可能會引發行業效仿。因為開發電商所能獲得利益是比較明確的,比如通過消費數據,LV能更快獲得消費者體驗的反饋。
這也是GUCCI本月初宣布推出自營電商的重要原因之一,繼Coach、Burberry、Michael Kors等開放電商后,GUCCI從本月3日起在線銷售奢侈品,作為本土化運作的一部分,其母公司開云集團已經注意到,微信等數字化社交工具早已大幅度取替傳統郵件等工具,中國市場需要更大自由度的本地策略。
為了顯示出更大誠意,GUCCI中文在線購物網站的供貨幾乎是與全球其他地區同步,支付也支持銀行卡、支付寶、微信支付等,最友好的一點是消費者不需要注冊就能通過郵件確認進行結算,唯一的缺點還是價格略高,但這是由匯率和經營成本而定的。
這種與其拱手讓人不如自己打理的做法,也體現了奢侈品對本土電商品牌的不大信任。據《女裝日報》表示,包括Burberry、LV在內的品牌最終都選擇自建電商,是出于對市面上大量假貨的應對,以及對自己零售各環節的控制欲望。數字化咨詢公司L2指出:“天貓和京東的擔憂仍在,去年有9%的奢侈品已經直面消費者。”
奢侈品線上業務的競爭相當緊迫,目前來看,微信已經成為了諸位奢侈品品牌推出電商前的試驗場,包括Dior、Bulgari、Burberry在內的品牌都是較早一批微信公眾號使用者。它們測試的爆發不盡相同,有的是直接設置跳轉官網的按鈕,有的則是通過和網紅推出合作款,來測試奢侈品限量款在線上銷售的水平。
所以,回想起那些和包先生、Gogoboi等大號推出過定制包包的品牌,如最近合作款不斷的Givenchy,如果哪天宣布加入了自營電商的大軍,也是不足為奇了。